全自动消费车间出炉“麦香馒头” ——在北国高科技物流产业园食品加工中心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馒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近日,记者走进北国物流产业园食品加工中心的面点消费车间,面香四溢,机器轰鸣,和面、压面、成型、醒发、蒸晾、包装等工序有序停止,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春节临近,这里开启了“忙年”形式。“春节消费顶峰开端了,这几天馒头的销量和礼盒的订单逐步增长,面粉备货量要再加量了。”北国高科技物流产业园总经理助理崔明星翻开电脑的供给链系统平台,复盘当天各卖场的销售数据,以及合作企业的订单,盘算着春节前礼盒的备货量。
“我们的日产量如今到达了13吨,每天有1.3万袋主粮从这里运往北国超市各门店。”崔明星介绍,这个食品加工中心是北国高科技物流产业园的二期项目,主要为市民餐桌提供新颖美味更安全的食品。
放心馒头是如何消费出来的?
“5个33分钟!”面点车间主管何孟超给记者说了两个数字。
穿上隔离衣,戴上头套、口罩,穿上鞋套,记者“全部武装”进入车间参观。在全自动化的消费流水线上,精选的优质面粉首先要经过33分钟的和面成型工序,“这里使用的传统古法老面,低温自然发酵12小时,复原了传统工艺制作。”何孟超说。
走出和面间,记者在一台名为“智能数控摆盘机”前看到,雪白的馒头整齐划一地从自动消费线移到蒸屉上。“成型后要经过33分钟智能恒温醒发,每个面团都发酵到完美状态,废品馒头咀嚼起来才会有香甜味。然后进入33分钟的‘蒸桑拿’阶段。”何孟超解释道,这个蒸制过程可以让馒头口感松软有弹性。
接着,就是33分钟的晾制,让新出炉的馒头表层温度逐步降低至50摄氏度,这一环节是为了防止馒头外表有褶皱影响外观。晾制好的馒头,随着蒸屉进入了冷却间。“经过33分钟的冷却,馒头的中心温度降至15摄氏度,此举可以防止淀粉老化,市民买回家的馒头再次蒸热后食用,馒头也有嚼劲。”何孟超说。
馒头还要经过最后一道关——品控检测,一系列指标测试合格前方能出厂。馒头从分拣到运输全程都是冷链智能控制。“每天凌晨3时,整包的馒头随着冷链物流车运送到各个门店。”何孟超告诉记者,从面粉加工开端,到馒头抵达门店,全程不超越12个小时。全自动化的流水线确保了每一份食品的品质稳定,最大限度地进步了消费效率。
春节前夕,“北人麦香”还推出了限量版的礼盒产品,里面有富硒三合面的花饽、低糖的荞麦小麦粉馒头等六款产品,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北国高科技物流产业园集“消费、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全产业链于一体,将北人集团的零售效劳端延伸到了食品加工制造端,是制造业和效劳业交融开展的重要理论。崔明星透露,2025年食品加工中心还将上线酱卤熟食、凉皮、扒糕、烘焙等食品,为市民餐桌提供更多美味与安康的食品。(记者 焦莉莉 殷商阳)
本文来自【石家庄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效劳。
ID:jrt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