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新冠疫情终结“中国制造”?西方的想法大错特错
来源:环球时报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8月23日文章,原题:西方有关新冠疫情终结“中国制造”商品的想法大错特错 时钟回拨到2020年初,当时西方媒体充溢着全球供给链或将因新冠疫情而分开中国的预测。但这并未发生——假设说确实发生了什么,那就是如今北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谷歌刚刚出人意料地宣布将在华消费新的Pixel 6智能手机,此前它决定在越南消费该机型。但随着德尔塔毒株引发越南动摇与封锁,谷歌改变方案。其母公司字母表公司已重返中国——鉴于西方媒体和政界对“脱钩”的讨论甚嚣尘上,一年前还鲜有人认为这会发生。
当时的观点认为全球供给链或将完全分开中国,并转向那些拥有廉价劳动力、有可能取代中国
“世界工厂”的印度、越南等地。特朗普的关税助长了此类说法。有西方专家称,许多依赖中国供给链的买家都在重新考虑,并开端让供给链实现尽可能更靠近家门口的多样化。然而16个月后,这些并未成真。随着中国击溃德尔塔毒株,在这个极具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国显然仍是最具韧性、最稳定且最可靠的供给链。许多西方专家和媒体的判断完全错误,而这主要出于政治偏见。现实是,北京并未因疫情丧失对全球供给链的主导,反而稳固了它。
资料图
转移供给链,并不只是将工厂从一国迁到另一国,而是从头构建全新的网络,这既昂贵又风险宏大。衡量供给链的是本钱、耐力和速度,中国的条件确保其吸引力要比这些政治冲击更耐久。而印度、越南等国并不具备能与中国竞争的根底设备、才干、技能甚至韧性。随着2021年的到来,对替代选项的讨论开端消退。印度4月暴发的汹涌疫情摧毁莫迪对本土制造业的推动,越南当前暴发的疫情也产生同样冲击。更颇具说服力的是,即便是特朗普的关税仍在,也没能阻止中国增加对美出口。
当然,河内与新德里等具备制造低端产品的才干,并能在价格上竞争。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在更高价值产品领域继续攀升。中国不只消费廉价低端产品,还在消费越来越多优质商品。
结论很简单:2020年西方媒体和政治专家错了整整一年。随着中国击退德尔塔毒株,这个国家对于(外界)要求其放弃“零容忍”的主张五体投地。如今选择制造中心,你不会因为美国喜欢与否。(作者汤姆·福迪,崔晓冬译) |
|
|
|
|
团结就是力量,我坚信祖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外邪入侵的战力。[赞][赞][赞][赞][赞][赞][赞] |
|
|
|
|
中国制造,在向更高价值产品转型,是正确的,很难被取代的做法 |
|
|
|
|